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分析与价格预测
姬强1, 刘炳越1, 2, 席雯雯1, 3, 范英1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合肥230026;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26
摘要:全球石油供给体系的再平衡将成为左右油价未来走势的基础,也将决定2015年国 际油价的整体运行水平。此外,全球经济复苏进度、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市场投机活跃程度、 地缘政治动态都将对2015年油价波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自主研发的油价综合分析 预测系统,我们预测,2015年,国际油价将在各方博弈下低位运行,Brent年平均油价为72美 元/桶,WTI年平均油价为67美元/桶,平均价差将缩小至5美元/桶。
关键词石油市场     OPEC     美元汇率     油价预测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Market Analysis and Price Forecast in 2015
Ji Qiang1, Liu Bingyue1, 2 , XiWenwen1, 3 , Fan Ying1     
1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2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and Finan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3 School of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Author: Ji Qiang,achieved his Ph.D. degree i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rom CAS in 2011. He is currently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His research fields include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management, oil price forecasting,energy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energy trade. He presid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projects gran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and CAS and published over 20 papers. E-mail:jqwxnjq@163.com
Fan Ying (female),currently a professor at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AS,also serves as the director of Center for Energy&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CEEP),the joint research center of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AS and CNPC RIET,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Society of Optimization,Overall Planning and Economic Mathematics (OOPEM),and council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ergy Economics (IAEE) and representative for Asia and Oceania.Her research and teaching fields include energy- environment-economy system modeling,energy finance,climate change,and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She has carried out over 50 research projects,published over 200 papers in peer reviewed journals.She won the research grant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 sponsored by NSFC and Hundred Talents Program sponsored by CAS.E-mail:yfan@casipm.ac.cn
Abstract: Looking ahead to 2015,the gam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oil-producing countries and the emerging energy consuming countries will play a key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The internal divergence between the OPEC members on production decisions will influence oil market supply.Moreover, U.S.monetary policy adjustment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capital flow could also send shockwaves through the oil market.Using our oil price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ynthetic system,we forecast that in 2015, the risk of uncertainty in the international oil market will increase and there will be an upward trend in oil prices after an initial fall.Overall,we predict that the Brent average year price may stand at 72 dollars per barrel, with the WTI average year price standing at 67 dollars per barrel.The spread between Brent and WTI will therefore be narrowed to 5 dollars per barrel.In addition,global crude oil will still be over capacity in 2015 and the loose balance of oversupply will not change.World oil demand will increase slightly and China will be the main driver of oil demand growth.The world's oil supply will continue to rise,which is mainly from North America,Latin America,and China.Meanwhile,the commercial oil inventory of the OECD countries will raisea little,which will put pressure on the market and suppress oil prices.In 2015,the basic situation of moderat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will continue.On the whole,the trend for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across the global economy will be more apparent, with America return to a strong path of recovery and the Euro zone countries experiencing a continuing weak recovery,i.e., emerging economies will fac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slowdown the development.Oil market speculation will be limited further, with global capital flows affecting speculative activity.The normalization of market trading behaviour will make market operations more orderly and the disturbances caused by speculation on oil prices will be limited within a certain range.Dollar- exchange-rate appreciation is highly expected,which will push down oil prices.The end of quantitative-easing-focused monetary policies will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dollar assets.Meanwhile,global capital will flow into U.S.again,which will further raise the dollar's value.Political games have become a new dominant force in oil prices,indicating that a new order is being formed in the international oil market.International oil trade patterns are undergoing dramatic changes,with a furious fight for market dominance and involvement in international interests taking place.Competition has reached a new level in this regard.Under this new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on,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1) To take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oil-importing country to strengthen its bargaining chips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It is suggested for China to establish multiple energy cooperation relations with major oil producers such as Russia and Saudi Arabia in order to expand its cooperation network in relation to overseas oil;(2)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acquisition and investment in low-risk areas and promote the use of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to ensure its long-term energy security;(3) To import more oil,relaxing restrictions on the import operation qualifications of enterprises and encourag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inventories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system;(4) To bring domestic crude oil futures to marke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create stronger influence in global oil markets,especially in Asia-Pacific petroleum pricing system;and; (5) To reform its pricing mechanisms on refined petroleum product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domestic prices maintain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nternational prices.
Key words: soil safety     soil resources     soil management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    

回顾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油价震荡区间超过50美元/桶,全年Brent平均价格为99美元/桶,WTI平均价格为94美元/桶,Brent与WTI之间的价差进一步缩小,甚至在9月26日出现了WTI对Brent溢价0.47美元/桶的现象,这也是自2010年9月以来的第一次WTI对Brent的反向溢价。纵观2014年,国际油价呈现与2008年极为相似的走势,但其决定因素完全不同。上半年,受乌克兰危机和利比亚局势动荡等地缘政治事件影响,国际油价保持高位震荡,Brent价格一直维持在108美元/桶附近。下半年,国际油价快速暴跌至低于60美元/桶,这也是自2009年国际石油市场开始恢复性上涨以来的首次。与2008年油价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暴跌不同的是,2014年的油价下跌主要是由于北美页岩油气大幅增产,全球原油生产过剩,加上石油需求放缓,导致全球石油供需严重失衡。除此之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打击、OPEC争夺市场份额的保产政策以及强势美元等也都拉低了全球油价。

展望2015年,传统产油国与新能源势力之间的后续博弈结果将成为油价走势的关键。OPEC内部关于减产决定的分歧将对市场供给产生影响。美国货币政策转向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资本流向变化也将给石油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还有传统的市场和非市场因素都将使石油市场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本文将对2015年的市场多空力量进行梳理分析,并依据自主开发的预测系统对2015全年油价走势进行预测。

1 2015 年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判断

2014年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是世界石油市场新秩序重塑的直接体现,在这一进程中,新旧势力重新洗牌,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多方力量博弈必然造成市场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2015年,国际石油市场仍将处于这一变局中,在达到新的平衡之前,对各方力量的对比分析是判断油价未来走势的基础。本节将对影响石油供需的各个维度以及非基本面因素等进行探讨,对预测油价形成有力支撑。

1.1 2015年国际石油市场基本形势

(1)整体来看,2015年全球原油产能依然过剩,供大于求的宽松平衡状态不会改变。OPEC国家极有可能继续维持3 000万桶/天的原油产量目标,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势头也将使原油产量持续增加,保障全球石油供应。全球石油需求继续增长,OECD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两极分化仍然存在。

(2)具体来看,2015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小幅增长,中国仍然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根据EIA预测,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9 230万桶/天,相比2014年增长90万桶/天。石油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东、拉丁美洲等非OECD国家以及经济稳步复苏的美国。其中,预计中国石油需求增长36万桶/天,美国增长14万桶/天。2015年,OECD欧洲地区国家的石油需求将继续减少,据EIA预测,将减少14万桶/天,降至1 336万桶/天;而OECD亚太地区的石油需求下降主要来自日本,预计减少13万桶/天,主要是由于日本部分核电厂开始恢复运营,减少了电力行业的石油使用,另外,日本也在不断提高天然气和煤炭的发电份额,加剧了石油需求量的下降[1, 2]

(3)2015年世界石油供给量将继续上升。根据EIA预测,201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达到9 275万桶/天,相比2014年增长79万桶/天。其中,非OPEC国家液体燃料供应增长84万桶/天。其中,美国石油供应将继续增加,原油产量将达到930万桶/天,与沙特基本持平。除此之外,拉丁美洲和中国石油供应分别增长12万桶/天和6万桶/天,而欧亚地区的石油产量将下降90万桶/天,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的生产下降所致。2015年,OPEC国家原油供应将减少17万桶/天,占全球石油供应份额下降至32%左右,为了维持市场份额,沙特2015年将继续维持产出在900万桶/天之上。而2014年底,巴格达政府与库尔德当局达成了石油出口协议,预计2015年,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将上升20万桶/天。总体来说,忽略伊朗禁运带来的额外产能,OPEC剩余产能水平仍然较高,年平均剩余产能将达250万桶/天,主要来自沙特。剩余产能将缓解政治不稳定导致的间歇性供给中断压力,增强石油市场稳定性[1, 2]

(4)2015年OECD国家的商业石油库存将小幅上涨。据EIA预测,2015年OECD国家商业石油库存将达到27.1亿桶,可满足需求的天数近59天[1]。综合来看,2015年,OECD国家商业石油库存先升后降,但基本处于5年历史平均同期的较高位水平,这也反映了充足的石油供应将给市场带来压力,抑制油价上升。

1.2 影响石油供需的主要因素 1.2.1 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继续向好,拉动石油需求进一步增长

2015 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基本态势将得到更好的延续。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分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美国回归强势复苏轨道,欧元区国家继续疲软复苏之路,新兴经济体面临调结构,发展步伐放缓。根据联合国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而IMF则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8%,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2.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5.0%[3, 4],特别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较快,达到6.5%,而中东、北非等产油区经济也明显改善,增速达到3.9%。

(1)美国经济形势强劲复苏,但石油需求增长缓慢。根据IMF预测,2015年美国经济将同比增长3.1%,依靠制造业的强力复苏,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普遍看好,就业数据持续改善,2015年失业率将下降至5.9%,2014年底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为2007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然而,尽管复苏前景良好,美国仍然面临诸多风险,美国国内的价格压力仍然存在,预计消费者价格指数2015年将达到2.1%,实际工资收入不足导致劳动力市场依然疲软,劳动力供给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远低于历史水平,投资所占GDP的比重也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同时,美国经济的复苏并未能带动国内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美国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不断改善,汽油需求不断下降,EIA预计2015年,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将达到5年同期的最高水平。

(2)欧元区经济仍然处于试探性复苏阶段,石油需求继续放缓。IMF预计,2015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3%,欧元区核心国德国和法国经济增速分别为1.3%和1.5%,非欧元区英国经济将强势增长2.7%,而意大利也将转为正增长,增速为0.8%。尽管欧元区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复苏基础并不牢固,需求疲软和高负债都使复苏前景面临不确定性。此外,欧元区产出和投资均低于金融危机前水平,2015年,欧元区失业率仍然高达11.2%,欧元区内经济不平衡仍然保持常态,紧缩的财政和信贷政策继续抑制需求,债务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总体而言,欧洲经济的疲软将使石油需求连续放缓,而且这一状态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3)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石油需求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从10%以上的高增长逐渐过渡到增速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政府提出对中小企业减免税赋、增加财政和基础设施支出以及有针对性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政策将刺激经济活动。2015年,中国消费水平将继续趋稳,而受国际经济环境制约,中国出口很难较大幅度提升,而投资也受制于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高企等因素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在减弱,预计经济增速将小幅放缓至7.1%。同时,美国QE的退出,将造成中国国内"热钱"外流,加速人民币贬值预期,并且造成中国资产价格下滑、流动性风险增加等负面结果。总之,新常态的经济形势更有利于优化结构、稳定物价和保障就业,我国石油需求的稳定增长也将继续延续。

(4)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稳定,石油需求进一步提升。由于有利的金融环境和广泛的宽松政策,其他新兴及发展中的亚洲国家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2015年,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5)经济增长为5.4%。而拉丁美洲和其他加勒比海地区,经济也将增长至2.2%。巴西在紧缩的金融环境以及消费者信心持续疲软情况下,增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墨西哥虽然外部需求疲软,但由于体制改革开始起到积极作用以及受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预计2015年经济增长回暖。在其他地区,智利和秘鲁国内需求降低导致经济下行;阿根廷高通胀、负增长,平行汇率与官方汇率差异不断增大;尤其是委内瑞拉,严重的政策扭曲导致国内增长崩溃,目前通胀率已经超60%。俄罗斯投资疲弱,并受到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经济将持续低迷,同时乌克兰工业产值和出口也将大幅缩减。欧洲发展中国家整体由于强劲的需求拉动,预计2015年增长率保持在2.9%左右。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同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差异,预计整体增长保持强劲。南非工业以及基础设施约束使得增长缓慢,预计2015年复苏相对温和。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

1.2.2 市场投机行为进一步受限,全球资本流动变化影响投机活跃性

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原油期货持仓报告显示,2014年,非商业交易商持仓比例达到51%,然而这仅是因为2014年油价大跌造成商业交易商持仓大幅度减少导致的,非商业交易商持仓量和交易者数量已经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多德-弗兰克法案》中的"沃尔克规则"规定,包括高盛、美银美林等在内的大型银行控股公司都必须在2014年年底前完全剥离自营业务,石油市场的操纵势力正处于重新分配期。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对金融监管的加强极大地限制了石油市场的投机行为,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将使得市场运行更有序,投机对油价的扰动将会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015年,缺少了银行参与的投机行为必然会大幅度降低,加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以及加息的预期,将使得石油市场资金流向货币市场,进一步降低石油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即便叙利亚、利比亚等地缘政治事件发酵,市场投机行为对油价造成的波动也将十分有限。

1.2.3 美元汇率升值预期强烈,对油价形成打压

美国快速推进再工业化革命,其经济复苏进程明显快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2014年10月美国正式宣布退出QE,结束了为期6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计划。美国国内货币供给的减少,加上预期的2015年第3季度加息,将提升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由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有些国家甚至陷入停滞,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仍将持续。而安倍连任日本首相,使得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得以更好地推进和实施,预计日本央行将采取更为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中国央行降低基准利率并考虑放宽银行存贷比限制,也意味着将加入宽松货币政策的行列。美联储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多方行动的结果将推动美元汇率步入快速上升通道。其次,美国QE的完全退出,也引发了全球资本流动的再调整,新兴市场的投资偏好减弱,美国国债受益,全球资金将会再次流向美国,进一步支撑美元强势上行。预计2015年,美元汇率将持续走强,以美元为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的国际原油将承受较大的下行风险。

1.2.4 政治博弈成为主导油价新力量,国际石油市场新秩序正在形成

目前,国际石油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对市场主导权的争夺愈演愈烈,国际利益合作、竞争的博弈关系达到了新的高度,油价的反复波动是市场新秩序重塑的最直观体现。

(1) OPEC打价格战,遏制美国非常规油气产业,争夺市场份额。随着非OPEC国家石油供应的增加以及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OPEC的市场份额流失严重,对市场的主导权在逐渐减弱。2014年,OPEC借国际宏观形势发动价格战,在油价暴跌的情况下,仍然拒不减产保价,意在重新争夺市场主导权。这场博弈涉及OPEC产油国、非OPEC供应国以及新的能源势力之间的较量,短期内很难结束。在低油价下,OPEC的稳产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非常规能源产业的发展,因而我们认为,OPEC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稳定产量,维持油价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以保全亚洲市场份额,同时打压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发展。

(2)俄乌紧张局势促成俄罗斯亚洲能源新战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促使欧美等国对严重依赖油气、经济缺乏多样性的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迫使俄罗斯寻求同亚洲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能源合作。2014年,俄罗斯石油公司对中国石油出口大幅度增加,并且中俄政府之间签订多项能源贸易相关协议,俄罗斯正积极采取与新兴经济体合作等措施抵消制裁对经济的影响。俄罗斯亚洲新能源战略计划也将使得俄罗斯与OPEC产油国对亚洲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激烈。为弥补经济缺口,预计俄罗斯2015年的原油供应量将稳定在较高水平,对油价形成打压。

(3)常规地缘政治冲突对油价的影响在减弱。地缘政治事件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局部供应中断导致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加上投机因素的推波助澜从而推高油价,增加市场波动性。然而,当前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充足,局部的短期石油供应中断完全能够被过剩的产能所弥补,加上美国金融监管对投机的进一步限制,地缘政治冲突影响油价的程度有限,不足以改变未来原油市场的整体走势。

2 2015 年国际油价预测

综合上述对市场多空力量的分析判断,我们应用自主研发的油价综合分析预测系统,对国际油价预测如下:2015年,国际油价不确定性风险将进一步加大,预计将呈现先低后高的震荡走势,上半年仍将维持2014年末的低迷水平,均值在64.15美元/桶附近徘徊,下半年油价将逐步回升,均值上升至80.03美元/桶。2015年,Brent年平均油价为72美元/桶,WTI年平均油价为67美元/桶,平均价差将缩小至5美元/桶(图 1)。

图 1 2015年国际油价预测
3 对我国的政策建议

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稳定的石油供应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如何保障我国的利益,在新的市场格局中提升自身的话语权,加速国内能源市场改革,需要配套的政策建议。

(1)建立与产油大国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新的全球石油贸易格局形成过程中,亚洲作为新的石油消费中心,正在吸引全球产油国的目光。我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石油需求国,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利用产油国之间的博弈和竞争,增强在国际谈判中的筹码,与俄罗斯、沙特等产油大国建立多元的能源合作关系,扩展我国海外石油合作网络。

(2)加快石油企业海外并购与投资布局。当前的低油价对主要资源国的石油战略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国家会通过降低对外合作的门槛和途径,吸引国际资金增加本国投资,我国石油企业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在投资风险低的油气区域加快并购和投资布局,加大利用国际油气资源的力度,为我国的长期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3)加快推进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设。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已经进入二期,在高油价时期进行储备建设,会增加储备的成本和压力。目前油价进入低迷期,正是我国加快储备建设的好时机,我国应尽量进口更多的石油加快储备的进度,同时放宽企业进口原油资质的限制,鼓励商业库存的建设。

(4)加快推进原油期货上市,增加市场话语权。建立原油期货市场是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国际油价处于低位运行,为我国推出原油期货提供了有力的时机,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同时,低油价也降低了市场的投机风险,有利于期货市场的顺利运行。随着亚太成为全球石油消费的新中心,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必将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形成具有强影响力的石油期货市场,在亚太地区石油定价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5)加快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我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是在金融危机后,国际油价处于低谷时制定的。当前的国际油价水平能够有效降低我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成本,加上我国原油期货即将上市,适时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同步接轨,对于我国深化能源市场改革,建设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EIA. Short-term energy outlook. 2014.
2 OPEC. 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 2014.
3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Legacies, Clouds, Uncertainties. 2014.
4 United Nations(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1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