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总体复苏较慢、我国经济三期叠加压力并存,以及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呈下行态势。面对此种态势,中国政府适时开启了经济转型之路。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势头得到减缓。2016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预计第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均为6.7%。尽管该增速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属于高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强韧的增长动力。
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国际环境看,美国特朗普胜选、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等事件,显示出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民族主义抬头,给全球贸易和全球经济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世界经济整体而言复苏依然缓慢,新兴经济体动荡有可能加剧。从国内环境看,尽管2016年我国经济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经济结构转型效果喜人,新动能成长超预期,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和高杠杆问题依然严峻,金融领域的风险进一步聚集。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中科院预测科学中心在系统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的基础上,完成了“ 2017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本文对该报告中有关经济增长、物价、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核心指标的走势进行总结。
1 2017年我国GDP增速走势预测相对于经济下行压力,2016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运行平稳,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去库存、去产能取得较好的成就,企业效益有所回升,金融市场总体平稳运行,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这些为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经济整体上仍然处于下行区间,经济结构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弊病颇多的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惯性很大,缺乏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继续聚集。
2017年,中国经济更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外部。除美国、印度等少数国家以外,世界经济总体低迷,西方国家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有所抬头,特朗普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给中美关系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很大不确定性。预计中国的外贸形势将较为严峻,变数较大。
结合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经模型测算,预计2017年我国GDP增速为6.5%左右,增速较2016年的6.7%略低[1]。全年来看,2017年全年经济将平稳发展,呈微笑曲线的形态,但起伏波动变化不大。第一季度由于前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预计GDP增速为6.6%左右,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由于2016年房地产调控的时滞效应逐步显现和外部因素对我国外贸等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下降,预计为6.4%左右。经中央采取“稳增长”措施,第四季度增速将趋稳,并略有上升,预计为6.5%左右。
从三大产业看,预计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约为3.7%,比2016年增加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0%和7.5%,较2016年均降低0.1个百分点(表 1)。
从三大需求来看,预计2016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约为70%、36%和-6%(表 2),分别拉动GDP增长4.5、2.4和-0.4个百分点。和2016年相比,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有小幅的上升,而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2 0 1 6年我国物价走势整体平稳。C P I延续了2015年温和上涨态势,涨幅较2015年有所扩大。造成2016年CPI涨幅扩大的直接原因是鲜菜类和肉禽制品类食品价格周期性上涨,且上涨周期重叠,短期内带动CPI快速上涨,医疗保健及服务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对CPI上涨形成长期支撑。但上游物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双双走跌,跌幅较2015年缩小,直到2016年9月和10月先后止跌回升。上游物价的整体水平走低,抑制了CPI物价的快速上涨动力,使得CPI全年处在温和上涨的态势。
2016年PPI、PPIRM前三个季度延续2015年的下跌势头,但跌幅收窄,到9月份、10月份分别由跌转升。PPI、PPIRM前三季度的下跌惯性,主要是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处于下行区间以及产能过剩等因素造成的,而以原油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显著遏制了PPIRM和PPI的下降走势,房地产销售热潮和国有资本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稳定了投资增速,“去产能”和“去库存”效果显著,对PPIRM和PPI下跌走势形成较强抑制。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反弹上涨,对我国PPIRM和PPI止跌回升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017年,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继续趋稳、消费和投资增速与2016年持平、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升、人民币处于贬值通道等因素对物价水平构成上涨推力;而公众对宏观经济前景信心不足、房地产差异化调控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长期存在等因素则对整体物价水平形成较大抑制;此外,国际多边投资和贸易协定、世界经济走势、国际事务及自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了2017年物价走势的变数。综合考虑[2],预计2017年我国CPI总体上仍将保持温和上涨,增幅略高于2016年0.2-0.3个百分点,PPI、PPIRM较2016年有显著的提高,2017年全年CPI上涨2.3%左右,PPI、PPIRM上涨2.4%左右。C P I走势上半年平稳,下半年涨幅有所上升,而PPI和PPIRM走势全年先扬后抑。
3 2017年我国进出口形势预测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比较严峻。基于此,中国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总体上,进出口呈现回稳向好势头,2016年1-11月,全国进出口21.8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2%。其中,出口12.5万亿元,下降1.8%;进口9.4万亿元,下降0.3%,降幅和2015年同期相比均较大幅度收窄。
展望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依然艰难,贸易保护主义强势回归,全球化进程面临新的挑战。美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欧洲面临分裂风险,日本深陷通缩和增长停滞的困境,新兴市场难以突破增长阻力,这些因素将导致全球贸易继续处于萧条期,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国际需求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进口方面,预计2017年全球商品市场价格基调为温和上涨,价格对进口的拉动作用有限;国内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之中,内需低迷,加之加工贸易持续转移使得加工贸易进口减少,综合考虑国内需求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2017年进口增长不容乐观。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对2017年我国进出口的主要预测结果如下[3]:2017年下半年的进口值和出口值增速均高于上半年,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进出口总值仍将继续保持负增长,但降幅较2016年略有回升。预计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约5.4%左右;其中出口同比下降约6.9%左右,进口同比下降约3.4%左右;贸易顺差约为4 500亿美元。2017年第四季度进口增速有望转正。
2017年中国外贸形势仍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屡次攻击中国向美国倾销商品,“窃取”美国就业机会,宣称他当选后要将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等。2016年12月21日,特朗普宣布成立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任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彼得·纳瓦罗担任该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是美国最强硬的对华贸易“鹰派”,2017年中美贸易对抗的风险十分严峻。特朗普对华的强硬政策,不仅可能出现在对外贸易领域,而且可能出现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由于美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中国的一些贸易伙伴可能追随美国的战略,恶化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此外,中国国内运行成本的增加,以及美元强劲带来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中国对外贸易产业外流,导致加工贸易出口的下降。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走向充满了变数。
4 2017年我国投资和消费形势分析与预测就投资来看,进入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的特征逐渐显现,新旧动能的转换不断实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的下滑态势也得以遏制。2016年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8 548亿元,同比增长8.3%。
展望2017年,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仍将持续。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走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民间投资惯性延续,以助力“稳增长”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会不断出台;中央政府近期对资本市场杠杆收购和理财产品市场的治理,有助于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投资增长;(2)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的布局,将使得基建PPP持续发力,各级政府促进投资增长的动力充足;(3)市场环境的改善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为投资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4)2016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提出了新的定位和工作部署,有助于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和房地产业投资的稳定增长。总体而言,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回落的态势已经结束并基本实现了筑底企稳,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稳中有升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8.5%左右[4]。
就消费来看,受对外贸易和投资减缓而消费开支增加的影响,2016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2016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 560亿元,同比增长10.4%,比2015年同期略有下降。2016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0%,比2015年同期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增强。展望2017年,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将保持我国居民的消费热情,城乡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欲望仍然十分强烈,房地产的平稳增长有利于拉动对相关产业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消费等新型消费继续处在蓬勃高涨阶段,总体上我国最终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基于对消费总额及其结构的变动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应用分项加和预测方法,预计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约9%左右,和2016年预测基本持平[5]。
5 政策建议为保障2017年中国经济的平稳,应着力落实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建设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简政放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改善政治治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继续加强去产能、去杠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创新性国家建设,防范系统性风险,妥善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特别地,需要重点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
5.1 积极、稳妥地进行房地产调控工作,防止经济增速较大幅度下滑房地产业的重要特点是产业链特别长,它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2016年房地产销售额大增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8%左右。鉴于部分城市,主要是一线和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2016年10月开始,很多城市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控房地产业。我们认为对房地产业进行适度调控是必要的,但调控措施要得当,力度要合适,应当事先测算调控措施的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需要继续鼓励和保护刚需,即无房户购房和改善型购房。在税收和信贷等方面予以优待和支持。应吸取香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经验,实行“居者有屋住”,而不是“居者有其屋”。面对数量庞大的住房困难家庭,特别是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政府住房保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问题,发展廉租房。此外,需要改变我国当前的房地产调控中注重需求调控,而忽视供给方面调控的问题。需求调控应当与供给调控结合,短期调控应当与长期调控相结合,要处理好房地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2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防止资本外流过度,降低我国贸易风险受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对外贸易规模持续下降、美国经济温和复苏,美国加息预期以及美国当选总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影响,人民币贬值预期进一步加大。最近几年我国出口下降主要受到海外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不仅无助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反而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较为明显的负向冲击,诱发资本外流,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和平稳发展。因此建议:(1)加强对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的指导,积极引导企业调整资产配置,有效匹配资产和负债结构,积极采取措施化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债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带来的财务负担,防范现金流风险;(2)积极引导国内外市场预期,合理管理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重视汇率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防范对外贸易持续缩水,进一步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3)增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减少企业汇兑风险。
5.3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鼓励企业“走出去”,打造以我为中心的全球生产网络在贸易保护主义在全世界,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抬头,传统全球价值链不断萎缩的“逆”全球化之际,我国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布局,构建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应坚持“中国制造2025”战略,鼓励自主创业和科技创新,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垂直专业化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打造以我为中心的全球生产网络,实现我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1] | 陈锡康, 祝坤福, 王会娟, 等. 2017年我国GDP增长速度预测与分析. 2017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杨晓光, 杨翠红, 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
[2] | 程建华, 许坤, 杨晓光. 2016年物价走势分析及2017年物价预测. 2015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杨晓光, 杨翠红, 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
[3] | 崔晓杨, 魏云捷, 张珣, 等. 2016-2017年我国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7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杨晓光, 杨翠红, 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
[4] | 张同斌, 孙静, 陈磊.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态势分析与2017年走势展望. 2017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杨晓光, 杨翠红, 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
[5] | 刘秀丽, 翟珂昕, 郑杉, 2017年我国消费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7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杨晓光, 杨翠红, 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