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的区域规划研究与应用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Plann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推荐单位: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完成单位: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成果简介

紧扣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注重空间均衡学术思想,创新研制“空间保护—开发—协调”为核心的区域规划技术体系,着力增强规划科学性,系统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平衡、区域协调等重大问题。融合地理、经济、生态理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综合分区定量评估,识别可开发及需保护区域,形成“空间保护—开发”分区技术。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及防灾等生态要求,识别生态红线、保护岸线以及水敏感区等,形成保护空间划定及安全保障技术。基于主体功能和空间关联分析,构建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选址评估决策系统,形成开发空间引导及项目选址技术。提出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空间规划新体系和成本-收益博弈导向的一体化协调合作机制,形成区域协调与多规合一管控技术。

空间均衡的理论范式与基本思路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学的规划思想和技术成为国家及地方行动,带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效益巨大。作为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规划、城市群规划及多项空间规划试点的技术团队,开创性提出空间功能分区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影响到国家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市县主体功能落地、“十三五”规划改革创新、多规合一及生态文明空间范式形成。明确长江经济带保护空间,限制重污染项目落地,合理配置机场港口等,保障保护与开发平衡,避免流域低效投资和生态系统破坏。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
长江经济带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
团队成员
陈雯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团队负责人,空间均衡理论和规划技术体系总设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项目首席专家
曹有挥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重大项目选址技术,主持多项长江中游沿江地区发展规划
陈江龙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技术
孙伟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空间分区与多规合一技术
吴威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基础设施布局和选址技术
段学军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空间分区及岸线评价技术
陈诚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区域发展与GIS应用技术
袁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产业选址和布局技术
李平星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保护空间划分与生态修复技术
张落成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主要贡献:农业发展与农业布局技术
江苏省淮安市“多规合一”总体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核九带”总体布局
苏皖赣湘长江岸线功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