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发布会

2017年5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介绍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袭艳春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情况

白春礼认为,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难题; 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和中国有很强的互补性,也具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需求。从科技合作入手,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利用科学院有利的国际交流优势和合作渠道,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科技内涵,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技保障和支撑服务,这也是中国科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在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工作进展和系列成果。自201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率先打造"人才、平台、项目"相结合的“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体系,先后启动实施了"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和“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计划,率先牵头建设“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体系已初步构建,合作成果逐步显现。到2030年,“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将基本形成,有望在带动双边多边及区域科技合作中发挥"骨干网"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已建成9个海外科教机构、5个卓越中心,成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科技合作开放基地。目前,中国科学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每年达上万人次,累计引进优秀科技人才近300名,资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士留学生超过600人,几乎覆盖中国科学院所有学科领域。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