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组委会自2018年12月份成立以来,围绕我国国情与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积极组织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除了2018年学术年会外,还举办了两次专题论坛,分别就“新城新区”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两个主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论坛简报和报告报送到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区市,产生了重要作用。论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表明,这个多学科交流平台是有生命力的,对国家决策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假以时日,该论坛一定能够越办越好,成为国情与发展领域有影响力的重要智库。
2019年是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目前各部委都已启动了相关的规划研究工作。“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2019年学术年会以“十四五”时期国家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空间规划问题以及重点区域发展问题为议题,能够让论坛服务于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也能够引导国情与发展相关学科领域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十四五”将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2025年之前,我国将进入世界银行界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国际地位和责任将有进一步的变化;以5G和人工智能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突破。但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中美竞争与合作格局扑朔迷离,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8年10月8日发布了《 IPCC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该报告指出,相比工业化前,2017年全球温升已经超过1℃,如果继续维持当前的温升速率,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的上升将在2030—2052年超过1.5℃。相比全球温升1.5℃,全球温升2℃将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高温热浪的影响人数将增加1.6倍,北冰洋夏季无冰事件从百年一遇变为十年一遇;21世纪末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平均多增加0.1米,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人口将增加近1 000万;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更为严重,海洋渔业损失量翻倍;预估全球升温1.5℃,由气候因素决定地理范围的物种中将损失6%的昆虫、8%的植物、4%的脊椎动物,而全球升温2℃将会损失18%的昆虫、16%的植物、8%的脊椎动物……。全球温升无论是2℃还是1.5℃,维持地球系统稳定性和恢复力的生物物理过程和系统都需要有新的边界条件,以确保支撑地球生命的淡水、食物、海洋、能源、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等主要要素的安全、可控。全球环境变化给人类和中国带来的挑战空前尖锐、突兀。此外,随着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很多战略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保证战略性资源的安全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希望“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高度重视上述宏观背景,对我国制定“十四五”规划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