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览(2021年6月)以发布时间为序
Policy Overview (June, 2021)

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发布。该指导意见明确了科学绿化的工作原则,包括: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坚持规划引领、顶层谋划,合理布局绿化空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坚持节约优先、量力而行,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

(来源:中国政府网)

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未来3—5年,围绕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5G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研制一批满足能源领域5G应用特定需求的专用技术和配套产品,制定一批重点亟需技术标准,研究建设能源领域5G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安全防护体系,显著提升能源领域5G应用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该法旨在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新华社)

6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围绕4个方面开展重点工作任务:①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③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④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

(来源:中国政府网)

6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请报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该通知旨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科学评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和项目现状,有力有序组织后续重大工程。此次报送项目范围包括已经投入运营项目、在建项目和拟于“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项目;项目所属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火电、化工、油气开采、水泥、钢铁等行业。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推荐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根据《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联科〔 2010〕 540号),决定开展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6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2021—2023年)》。该方案提出,通过3年行动,力争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百园万企”的目标。到2023年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可及性和服务便利度大幅提升,产业园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的普及面显著扩大,被质押专利的实施率明显提高,100个以上产业园区的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数和质押融资金额年度增长率在20% 以上,新增上万家中小微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实现融资。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6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该纲要提出“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坚持协同推进、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开放合作”的原则。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25%。“十四五”时期,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分别实施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人群的5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围绕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5项重点工程。

(来源: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