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数据驱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专刊序言
侯建国
HOU Jianguo
序言

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议程》)推进已逾1/3的历程了。这一由17个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组成的宏伟计划的实现,将使全球和人类走上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面临数据缺失等一系列挑战,联合国为此启动技术促进机制,为实现SDGs提供支撑服务。该技术促进机制由联合国科技创新促进SDGs跨机构任务组和10人组、科技创新促进SDGs多利益攸关方协作论坛及网上平台三部分组成,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实现SDGs中的作用。

大数据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高地,是国家和全球的新型战略资源,正在为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方法论和新范式从而改变人类生活及对世界的深层理解。地球大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技等交叉融合,成为人类认识地球的"新钥匙"和知识发现的"新引擎",可期待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地球大数据的宏观、动态监测能力为SDGs评价提供重要手段,并可整合多源数据,有助于产生更相关、更丰富的信息用于决策支持。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成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新助力。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将于2021年9月6日正式成立。该中心将在联合国SDGs技术促进机制的指导下,开展数据服务与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为联合国相关机构和成员国提供全方位数据共享、科技支撑、决策支持及智库服务。该中心瞄准地球系统科学、社会经济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交叉前沿领域,开展大数据驱动的环境公域、城乡发展、粮食安全和能源脱碳等领域SDGs监测、评估与预测的系统研究,发展大数据服务SDGs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研制服务SDGs的大数据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为解决中国乃至全球重大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决策支持和智库服务支撑。

在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即将正式成立之际,又逢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之时,《中国科学院院刊》推出"地球大数据驱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专刊。期待大家在专刊文章中领略到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也希望大家对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愿借此机会,向本刊作者和为本刊作出贡献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刊》主编

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