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合作单位: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核心,突破了车规级芯片“卡脖子”关键技术,构建了芯片、系统、方案核心技术体系。其中,研发成功国内首款满足AECQ-100标准的量产车规级电池管理芯片;突破了电机系统高功率关键技术,实现峰值功率密度40 kW/L,硬件成本降低了30%;突破了智能感知、图像融合与无失真重建关键技术,是亚洲第二个实现高清全景环视的团队。开发出国内首款集信息化、智能化、操控性于一体的智能电控系统,实现车辆底层数据采集和精准控制,对提升国产车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国产芯片进入汽车电子供应体系起到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相关技术和产品部署到国内外7家车厂及上下游企业,前装车辆超过6.6万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带动产值超过10亿元。部署车辆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仪式、服务“两会”等并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孵化国内首家车规级电池管理芯片公司——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车规级电池管理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孵化国内唯一一家提供L4级智能农机驾驶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实现了大田作业全过程无人化精细作业功能,累计整地超万亩。
![]() |
陈大鹏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团队负责人,构建技术体系,组织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
![]() |
王云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智能驾驶平台架构设计、技术开发。 |
![]() |
李庆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智能驾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
![]() |
赵野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能源检测与管理核心芯片开发。 |
![]() |
刘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智能驾驶硬件平台技术开发。 |
![]() |
常琳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协同处理平台架构设计、技术开发。 |
![]() |
薛静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嵌入式系统开发,产业化推广。 |
![]() |
韩威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农机无人驾驶产品开发与产业化。 |
![]() |
梁艳菊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智能驾驶软件开发及工程化。 |
![]() |
章军辉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主要贡献:智能驾驶算法开发及工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