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创新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形式,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要求“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学仪器自主研制成为应有之义。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端科学仪器依赖进口,高端仪器和关键部件往往受制于人,难以支撑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只有加速“国产替代”,加快研制具有原创性思想的科学仪器,着力解决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安全可控。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作为我国开展高端科学仪器创新研制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学院从“八五”期间开始设立“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和自主研制”专项。通过多年的科学仪器研制工作积累,在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长期坚持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研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积累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养了一批仪器研制及应用人才,产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设备。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的推广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自2019年开始系统梳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度高、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的仪器设备和关键部件,编制成产品名录并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刊》平台出版。2022年开始,产品名录在形式上进行了优化,从数理与天文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与医学科学共5个领域遴选核心仪器产品进行重点展示,通过专家评审的其他仪器产品纳入扩展内容进行列示,供广大科技工作者、相关部门和企业等参考。
本专刊由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指导推进,《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相关领导、专家、仪器研发人员与管理工作者对专刊的出版也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无私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科学仪器涉及的学科面广、技术发展迅速,本次编辑出版的《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2022》难免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修改建议,以利该项工作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