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察:开源创新与开源范式”专题编者按
CSTR: 32128.14.CASbulletin.20250312002

开源创新正成为驱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范式,其开放协作、价值共创的特质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加速重构数字时代创新生态,也为我国实现技术追赶和产业跃迁提供了战略路径。以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通过开源实践突破传统技术壁垒,推动知识共享与全球协作,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开辟了新思路,更重塑了全球对中国开源创新的认知。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开源“使用者”向“贡献者”,乃至“引领者”转型的关键期,亟须破解自主生态构建、创新能力提升、供应链安全保障等核心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开源创新与开源范式的作用、影响和实现路径具有学术前沿价值与实践紧迫性。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刊》策划组织“科学观察:开源创新与开源范式”专题,汇聚学术界和政策界专家,从理论到实践、从成效到挑战、从现状到趋势、从技术到政策展开系统性论述,共收录7篇文章,涵盖四大核心议题:①战略机遇。剖析开源助力中国构建数字经济全球协作新范式的潜力,强调DeepSeek等案例对人工智能创新与开源生态的催化作用。②范式变革。对比开源与闭源的技术逻辑及生态优劣,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倡导共享共治与动态治理。③生态挑战。揭示我国开源生态在基础设施、政策协同、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短板,呼吁完善评估认证体系与跨境协作网络。④全球路径。强调国际合作,在“数字丝绸之路”框架下,通过开源公共品推动技术普惠,建立基于贡献度的多边治理规则。

专题文章不仅论证了我国把握开源机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更从文化融合、制度设计、人才培养等维度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期待通过本专题探讨,为我国开源生态的繁荣发展、开放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贡献智慧,助力中国在全球数字文明进程中从参与者角色转变成引领者角色。本专题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刊》青年编委会主任包云岗,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刊》青年编委陈凯华共同指导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