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的实践与启示
陈捷1 , 何潇1,2 , 代涛1,2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9
摘要:关键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竞争格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实施了国家关键技术战略,从国家层面系统性推进关键技术的培育和保护。文章首先从战略的定位、重点和主要举措等维度比较了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基于本国优势和基础进行的不同战略选择,分析了美国为技术领先型战略、韩国为培育型战略、澳大利亚为平衡型战略。其次,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家竞争态势和风险防范视角3个层次,分析了几个主要国家制定关键技术战略背后的逻辑基础。最后,结合我国现状与问题,从外部形势和内部需求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实施关键技术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国家关键技术战略    国际实践    启示    
CSTR: 32128.14.CASbulletin.20250504004
Practice and enlightenment of national critical technology strategy
CHEN Jie1, HE Xiao1,2, DAI Tao1,2     
1. Institutes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Critical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atter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recent years, major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and Australia have implemented national critical technology strategies to systematical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ritical technologies at the national level. Firstly, the different strategic choices made by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and Australia based on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foundations were compared from the dimensions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 focus, and main measures. The United States was analyzed as a technology leading strategy, South Korea as a nurturing strategy, and Australia as a balanced strategy. Secondly, the logical basis behind the formulation of key technology strategies by major countries was analyz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 national competitive sit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China,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implementing the critical technology strategy were analyzed from both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demand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national critical technology strategy was proposed.
Keywords: national strategy for critical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nspiration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持续深化,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格局加速重构,关键技术已成为影响国际竞争格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我国近年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本文简略称之为“国家关键技术战略”。

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普遍意识到关键技术对一国实现经济繁荣、保障国家安全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开始将科学技术作为国家优先事项,出台相关科技发展规划或战略支持本国关键技术发展。总体来看,主要国家日益重视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并各具特色,大体有两种模式。①混合模式,即政府将对关键和战略性技术的布局和支持内嵌于国家创新战略或科技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单一技术战略。例如,英国发布的《英国创新战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及日本根据第6个《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提出的“社会5.0”目标,都包含了关键技术的发展战略。②独立模式,即政府针对关键和战略性技术专门制定的战略或规划。不同于某项具体技术的战略,这种模式下的关键技术战略是从国家层面对关键技术进行全局化的战略部署,更加强调通过举国体制的方式加强对关键技术的培育和保护。2020年以来,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结合本国科技和经济水平,发布国家层面关键技术战略,确定国家关键技术清单,建立全政府协调的技术攻关体系,以更好地应对国际科技竞争,促进经济繁荣和保障国家安全。显然,“独立模式”作为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的新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为此,本文从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的定位、重点和主要举措等维度,分析美国、韩国、澳大利亚3个国家的典型实践,并以此探讨国家关键技术战略背后的逻辑基础,提出我国实施关键技术战略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实施国家关键技术战略提供参考。

1 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的典型实践

由于不同国家科技发展水平、自身科技基础和优势不同,因而主要国家实施关键技术战略的目标、重点和路径也不尽相同。作为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独立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的关键技术战略具有鲜明的特色,分别体现了技术领先型战略、战略技术培育型战略和发展与安全平衡型战略3种模式。

1.1 美国《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技术领先型 1.1.1 战略定位

美国是全球科学和技术的引领者,将科学和技术的持续领先作为维持国家繁荣和安全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美国认为中国、俄罗斯等战略竞争对手对其领导地位构成威胁。2020年,特朗普政府出台《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拟通过该战略的实施确保本国成为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实现技术风险管理,最终保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繁荣

① 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trategy for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2020-10-15)[2024-10-31]. https://nps.edu/documents/115559645/121916825/2020+Dist+A+EOPOTUS+National+Strategy+for+Critical+%26+Emerging+Tech+Oct+2020.pdf/1543be15-a2ae-3629-7a45-aabdecaedb84?t=1602805142602.

1.1.2 战略重点

美国《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提出了推进国家安全创新基地(NSIB)建设、保护技术优势两大支柱及22项相应的优先行动。同时,该战略还提出了对技术竞争力、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将这些技术作为高度优先技术领域。在2020年版清单中,高度优先领域包括先进计算、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能源技术等20项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

1.1.3 重大举措

美国关键技术战略兼顾保持技术领先和管理技术风险,鼓励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采取类似行动,从整合国家力量、完善创新生态、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加强与盟友合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

(1)制定并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该战略规定每年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协调的跨部门流程对清单进行审查和更新。美国后续建立了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和NSC联合主持,商务部、国防部等18个联邦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关键和新兴技术遴选和评估机制,2022年、2024年分别更新并发布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

② The White House.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list update. (2022-02-02) [2024-11-03].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02/02-2022-Critical-and-Emerging-Technologies-List-Update.pdf.

The White House.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list update. (2024-02-12) [2024-11-03].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4/02/Critical-and-Emerging-Technologies-List-2024-Update.pdf.

(2)推进国家安全创新基地建设。美国从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培养技术劳动力,优化技术早期研发创新性法规,加大风险投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全面推进新兴技术研发。如培养世界上最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劳动力;减少阻碍创新和行业增长的繁琐法规、政策和程序;迅速推动发明和创新;提高研发在政府预算中的优先地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盟国和合作伙伴建立技术伙伴关系,在本国取得或保持最高优先技术领域领先后,与盟友在其他高优先技术领域保持技术对等。

(3)加强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合作。促进政府、学术界和私营部门的合作,鼓励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利用私人资本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吸引并留住发明家和创新者,在政府内部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并提高政府作为客户对私营部门先进技术的可获取性,以此推动新兴技术创新及应用。

(4)重视建立新兴技术标准。美国高度重视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引领反映民主价值观和利益的全球技术规范、标准和治理模式的发展。2023年5月和7月,美国相继发布《美国政府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 和实施路线图,强调联邦政府对关键和新兴技术国际标准的支持,实施路线图明确近期和长期行动措施,以提升美国在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和技术竞争力。

③ The White Hous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s national standards strategy for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2023-05-04)[2024-11-06].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3/05/US-Gov-National-Standards-Strategy-2023.pdf.

④ The White House. U.S. government national standards strategy for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USG NSSCET): implementation roadmap. (2024-07-26) [2024-11-06].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4/07/USG-NSSCET_Implementation_Rdmap_v7_23.pdf.

(5)强化技术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开展新兴技术风险和科技政策影响评估,特别是对处于早期研发或扩散阶段,无法明确对国家安全影响的新兴技术,加强风险监测与定期评估,对全球国家科技政策、能力和趋势,及其如何影响和破坏美国的战略和计划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盟国和合作伙伴合作保护技术,共同打击知识产权、研发资料、成果盗窃以及新兴技术领域的经济侵犯,在技术开发早期阶段进行安全设计,协同建立安全的供应链等。

1.2 韩国《国家必备战略技术选定与培育保护战略》:战略技术培育型 1.2.1 战略定位

在全球技术霸权竞争中,国家竞争延伸至关键技术、经济和国家安全领域。韩国认为除半导体、二次电池、5G通信等技术外,缺少能在技术霸权竞争中发挥杠杆作用的源头技术。2022年,韩国发布《国家必备战略技术选定与培育保护战略》,集中有限的国家资源,一体化加强技术培育和保护,发展国家必备战略性技术,更好应对国际竞争,确保未来10年获得领先国家水平的技术主导权,至2030年实现本国技术水平达到最高技术水平国家的90%或以上。

⑤ 한국과학기술기획평가원. 국가 필수전략기술 선정 및 육성·보호 전략(안). (2022-02-11)[2024-11-10]. https://doc.msit.go.kr/SynapDocViewServer/viewer/doc.html?key=4a53da676ebb4bf4be886d5e0dde77fa&convType=html&convLocale=ko_KR&contextPath=/SynapDocViewServer/.

1.2.2 战略重点

韩国《国家必备战略技术选定与培育保护战略》重点是遴选国家必需的战略性技术,韩国从供应链与贸易、国家安全、新产业培育角度,选定了人工智能、5G/6G通信、尖端生物、半导体/显示器、二次电池、氢、尖端机器人/制造、量子、宇宙/航空、网络安全“十大必备战略技术”。

1.2.3 重大举措

韩国关键技术战略重在培育技术优势,通过推进挑战性目标研发、高效协同现有技术体系、建立持续推进体系和体制机制。

(1)制定战略技术清单。一方面,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经济贸易、安全状况变化和国家政策需求等因素,制定国家必备战略技术的增加、变更、取消等程序。另一方面,通过安全专业机构调查分析国家必备战略技术发展趋势,每年定期向相关部门和研究主体进行需求调查。

(2)建立分类培育保护机制。基于技术的战略重要性和国际竞争力分析,将选定的战略性技术分为领先型、竞争型和追赶型3类,制定技术培育保护综合战略。针对各类技术的不同特点,由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不同主体承担相应任务,系统推进,落实具体培育及保护举措。对标最高技术水平国家100%,领先型技术指本国当前技术水平80%—90%的技术(5G/ 6G通信、半导体和显示器、二次电池),将通过重点支持企业创新培育巩固本国技术领先地位;竞争型技术指本国当前技术水平70%—80%的技术(人工智能、尖端机器人/制造、网络安全、氢),将推进快速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提升本国技术水平;追赶型技术指本国当前技术水平约为60%—70%的技术(量子、宇宙/航空、尖端生物),将以公共主导的开放合作为基础,通过中长期技术研发加强培育。遴选必备战略技术中的重点细分技术(每项技术各3—5项),明确技术目标,制定研发路线图。

(3)建立全政府跨部门推进机制。成立部长级“国家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建立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对战略技术选定及战略制定,就供应链、产业格局等变化定期共享并制定应对措施。以研发路线图为基础,政府从2021年起向必备战略技术研发投入约2.7万亿韩元,并逐年增加。推进国家任务导向的技术研发,针对政府与专家研讨提出的国家难题启动“挑战性目标”研发,严格管理挑战性目标的达成情况。引入快速通道简化研发项目预算评审流程,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研发与设施投资税收支持。培育产学研研究基地,指定高校、研究机构作为“国家战略技术特色研究所”,设立由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运营的“企业共同研究所”,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应用

⑥ 기 술 패 권 시 대, 국 가 전 략 기 술 육 성 본 격 추 진 기 반 마 련. (2023-02-28) [2024-11-12]. https://doc.msit.go.kr/Synap-DocViewServer/viewer/doc.html?key=b05ad643a81a464e82bbcd87908d732a&convType=html&convLocale=ko_KR&contextPath=/SynapDocViewServer/.

(4)以国际合作加强技术保护。与国际合作伙伴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技术安全等方面开展合作,扩大国家核心技术认定,加强技术保护。扩大和推进与美国、欧盟等技术强国合作渠道,通过韩美半导体合作对话机制、韩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FTA)商品贸易委员会等,加强技术研究、供应链、贸易等的战略合作。在2024年出台的《第一次国家战略技术培育基本规划(2024—2028)》 中,韩国将通过关键和新兴技术(CET)对话机制、人工智能峰会等与伙伴国开展量子、人工智能、太空等技术全面合作,同时根据各国的技术优势制定个性化技术合作战略。

⑦ 한국과학기술기획평가원. 제1차 국가전략기술 육성 기본계획(24-28). (2024-08-26)[2024-11-12]. https://doc.msit.go.kr/Synap-DocViewServer/viewer/doc.html?key=4d7f22d4d98d4e37b2e51decd36fcfb5&convType=html&convLocale=ko_KR&contextPath=/SynapDocViewServer/.

1.3 澳大利亚《关键技术蓝图》:发展和安全平衡型 1.3.1 战略定位

澳大利亚认为,在地缘战略竞争加剧时代,关键技术对维持澳大利亚经济繁荣、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确保国家安全至关重要。2021年,澳大利亚发布《关键技术蓝图》,旨在促进和保护关键技术,建立安全多元供应链,确保本国所依赖关键技术的可靠性、可获取性、韧性及安全性,推动关键技术为国家带来经济和安全的双重回报,实现最大程度利用关键技术提供的机会、最大程度规避关键技术带来的风险

⑧ 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ources. Blueprint for critical technologies. (2022-08-21)[2024-11-12]. https://www.industry.gov.au/sites/default/files/2022-08/ctpco-blueprint-critical-technology.pdf.

1.3.2 战略重点

澳大利亚在分析本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和保护关键技术的行动及措施,以及政府应对关键技术风险的不同方式,如投资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构建安全可靠供应链、部署安全可靠技术、将国家利益纳入技术投资考量等。同时,确定了一份包含63项技术的“影响国家利益的关键技术清单”,涵盖先进材料与制造,人工智能、计算与通信,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与疫苗,能源与环境,量子技术,传感、授时与导航,交通、机器人与太空7个领域。

1.3.3 重大举措

《关键技术蓝图》作为纲领性文件,从教育支持、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技术供应链构建、技术应用、目标导向的政策制定、风险识别与应对方面,阐述了澳大利亚在发展和保护关键技术上的措施。为进一步落实该战略,2023年5月,澳大利亚工业科学资源部公布了《关键技术声明》 《关键技术清单咨询报告》 和《关键技术清单》

⑨ 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ources. Critical technologies statement. (2023-05-19)[2024-11-10]. https://www.industry.gov.au/publications/critical-technologies-statement.

⑩ 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ources. List of critical technologies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stakeholder consultation report. (2023-05-19) [2024-11-10]. https://www.industry.gov.au/publications/list-critical-technologies-national-interest-stakeholder-consultation-report.

⑪ Department of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ources. List of critical technologies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s. (2023-05-19)[2024-11-10]. https://www.industry.gov.au/publications/list-critical-technologies-national-interest.

(1)制定国家关键技术清单。基于技术预见及专家智慧,从国家安全、经济繁荣和社会凝聚力维度,对关键技术进行识别、评估及优先级排序,确定了影响国家利益的关键技术清单,并定期更新。清单在决策参考、重点关注领域、风险管理和发展需求方面提供指引,协调政府资助、优先事项、国际合作等技术生态构建。

(2)增加关键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投入。一方面,利用本国已有战略,对空间技术、无人机、5G和6G通信、先进制造、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和产业投资。例如,通过《现代制造战略》投入15亿澳元,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不同主体联动,促进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其融入本土价值链和国际价值链。另一方面,采取研发补助、税收激励、为初创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机制等激励措施,如与风险投资合作,设立公私合作的生物医学转化基金,推动医疗设备在本土的研发和制造。

(3)制定目标导向的关键技术政策、法规和标准。一方面,澳大利亚通过“放松监管议程”废止或更新过时的法规,确保与技术发展趋势和目标相适应,减少对新兴技术发展的阻碍,如设立基因技术监管办公室,确保对新兴技术的监管符合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与国际标准开发组织合作,发挥本国在国际标准机构中的领导作用,推动制定创新、透明、安全、可互操作的全球关键技术标准和法规。

(4)构建安全可靠的关键技术供应链。成立“供应链弹性办公室”审查关键技术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成立“关键矿产促进办公室”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伙伴绘制关键供应链图谱、识别关键技术供应链薄弱环节。基于伙伴关系和国际合作框架维护本国关键技术战略优势和国家利益,利用现有伙伴关系和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如三方伙伴关系(AUKUS)、四方安全对话(QUAD)、技术合作计划(TTCP)等机制促进关键技术研发和保护本国利益。

(5)扩大可靠技术在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应用。启动“国家重要关键技术设施与系统保护”改革,对关键系统、网络和基础设施进行风险管控,如构建可信网络连通性测试试验室,使企业对5G通信互联互通的措施、协议、标准等进行测试;加速导航和授时、量子钟等技术的研发、微型化和成熟化,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韧性。

(6)加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和外国干涉应对指导。改革外商投资审查框架,加强对敏感领域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土地、外国人收购军事用途相关关键技术的投资。同时,加强外国干涉应对指导,政府与高校合作成立“高校反外国干涉工作组”(UFIT),制定《澳大利亚高校部门应对外国干涉指南》,协助高校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自主权,防范知识产权流失。

2 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的逻辑基础

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出台国家关键技术战略,一方面凸显了关键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反映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关键技术在重塑国际竞争格局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总结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的典型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实践的逻辑基础,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看,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历次技术革命表明,新技术发展和扩散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产业变革、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棉纺织技术、动力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的革新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促进了纺织、化工和运输等行业发展,人类从此步入大机器生产时代;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突破催生了第二次技术革命,钢铁、化工、汽车、电力、电信等行业加速发展,人类步入电气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带动了信息工程、能源、航天等领域发展,引发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世界进入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从创新理论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1-3],对经济增长具有驱动作用[4, 5],同时政府的科技政策对技术创新具有刺激作用[6]。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发展催生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金融资本投入和政府制度共同协调下,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塑造了全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结构[7, 8]。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编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突破,美国、韩国、澳大利亚通过实施“独立模式”的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前瞻未来发展先机,加速本国技术创新,塑造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以促进国家经济繁荣。

(2)从国际竞争态势看,关键技术是重塑国际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技术革命产生的“绵羊效应”推动了大国兴替[9]。英国通过蒸汽机技术改良和商业化,迅速应用于纺织业、铁路运输业等行业,使其成为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最先进的工业强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抓住第二次技术革命追赶窗口,积极发展汽车、电气、化工等产业,新技术商品化和规模化应用极大带动了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提升。二战以来,美国加大科技投入、扶持新兴产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塑造了本国科技和经济优势。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看,国家要建立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发展技术型人才、专业知识等高级和专业性生产要素[10]。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宏观支持,如加大投入、采购新技术产品、规范市场、税收等,结合完善的市场机制,完成技术快速应用并形成产业优势,对产业竞争力和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塑造带来重要机遇。当前大国博弈愈演愈烈,不同国家结合本国技术优势和战略需求制定差异化战略,发展优势技术和产业,形成本国竞争优势,力争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

(3)从风险防范视角看,关键技术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从政治、军事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科技、经济等非传统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的不断渗透,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科技及科技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将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科技安全等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2023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经济安全战略》 ,将技术安全和技术泄露列为欧盟经济安全面临的四大风险之一。当前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家安全形势严峻,确保技术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同时关键技术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的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均兼顾加速技术发展和防范技术风险,基于伙伴关系构建安全的技术供应链,推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

⑫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economic security strategy. (2023-06-26)[2024-10-31]. 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2dab2b60-149c-11ee-806b-01aa75ed71a1/language-en.

3 关于强化我国关键技术战略的思考

我国高度重视关键技术,实施了“混合模式”的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等战略和规划中,对关键技术作出了系统部署。但技术攻关及其产业化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任务部署、成果转化、技术保护、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各项政策的统筹协调,破除当前仍然存在的重复分散、衔接不畅和协同不足等问题。为此,结合国际经验,我国需要探索建立“独立模式”的国家关键技术战略。

3.1 我国实施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的必要性

从外部看,日益严重的外部打压和国际竞争形势迫切需要我国提高关键技术的竞争力。当前大国博弈加剧,关键技术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一方面,主要国家都在强化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围绕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系统部署;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关键技术管制,通过技术、人才、国际规则等遏制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发展,特别是2018年美国出台《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 of 2018),将基础和新兴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范围。近年来,在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科技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扩大管制范围、提升管制强度。破解外部遏制打压、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必须要强化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引领发展能力。

从内部看,实现强国建设目标迫切需要我国提高关键技术供给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以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和支撑产业创新,通过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统筹关键技术的培育和保护,保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3.2 我国关键技术战略的实施路径

(1)以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强化技术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由于所处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和科技基础不同,其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定位不同,如美国聚焦保持本国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侧重在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构筑未来的发展优势。韩国重点是应对国际竞争,根据不同技术领域的水平,按照领先型、竞争型和追赶型,系统化推进国家战略性技术的培育和保护。澳大利亚重点是从维护国家安全视角,遴选可能对国家安全带来重大风险的技术,平衡好关键技术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规避造成的国家安全风险。我国应立足国情,国家关键技术战略要从保极端条件下的生存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力和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引领力等角度,系统部署,以促进关键技术的培育、保护和应用为重点,以推动关键技术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明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路径、政策工具等,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图 1)。

图 1 我国制定关键技术战略的实施路径 Figure 1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hina's critical technology strategy

(2)以国家关键技术清单明确战略重点。制定国家关键技术清单是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国家关键技术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以此明确国家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优先方向,统筹科技、外交、贸易、安全等各项政策。我国应重点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战略必争领域,遴选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战略性技术,出台国家关键技术清单。国家关键技术的遴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涵盖受制于人的“短板”技术、有望形成对外反制的“长板”技术、有望创造新产业和赋能传统产业的“新板”技术,并建立关键技术的风险评估机制,动态调整技术清单,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分阶段技术攻关和培育体系。

(3)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韩国针对不同类型的技术特点,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不同主体承担战略技术的研发。我国应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围绕国家关键技术清单,系统布局技术攻关,明确各技术攻关的责任主体。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技术攻关的不同谱段,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全链条协作。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发挥多学科、大平台和综合性优势,加强战略性基础研究和底层共性技术研发。研究型大学发挥基础研究优势,聚焦科学前沿和未来技术研发。科技领军企业发挥集成创新、市场对接优势,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合作,一体推进技术研发和迭代应用。

(4)以新型举国体制推进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实施。国家关键技术战略实施,需要各部门、各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有效协同。韩国建立了全政府跨部门推进机制,美国通过建设国家安全创新基地、促进公私合作、加大风险投资、优化技术早期研发创新性法规等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我国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和制度保障,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由科技、教育、产业、安全、商务、外交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在国家关键技术遴选、技术攻关、技术产业化应用、技术出口管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类政策中,加强沟通协调、信息共享,确保形成政策合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各主体在技术路线选择、经费使用、人员激励等方面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 何畏, 易家详, 张军扩, 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0.
Schumpeter J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lated by He W, Yi J X, Zhang J K, et al. Beijing: The Commerical Press, 2020. (in Chinese)
[2]
Solow R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70(1): 65-94. DOI:10.2307/1884513
[3]
Solow R M.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3): 312-320. DOI:10.2307/1926047
[4]
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5): 1002-1037. DOI:10.1086/261420
[5]
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 S71-S102. DOI:10.1086/261725
[6]
Freeman C. Technical 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Long Cycl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Vasko T. The LongWave Debate.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1987: 295-309.
[7]
卡萝塔·佩蕾丝. 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 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 田方萌,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Perez C. The Dynamics of Bubbles and Golden Ages. Translated by Tian F 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7. (in Chinese)
[8]
Perez C. From long waves to great surges. European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2015, 27(1-2): 70-80.
[9]
何传启.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15-18.
He C Q.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in the Six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 15-18. (in Chinese)
[10]
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 李明轩, 邱如美,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7: 60-71.
Porter 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ranslated by Li M X, Qiu R M. Beijing: CITIC Press, 2007: 60-71.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