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窗口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读者登录
订阅 | 旧版入口 | English
 
  •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作者投稿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 过刊目录
###
DOI: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1):51-56
查看/发表评论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HTML
←前一篇   |   后一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下载全文
植物生物技术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朱至清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本文已被:浏览 2966次   下载 3439次
    
中文摘要: 由于在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和实行科学种田,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全面、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初步解决了十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要进一步满足对农产品的需求,仍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其中包括发展传统的农业科学和尽量采用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包括五个分支领域,即用离体技术改良植物品种、经济植物的快速繁殖、超低温种质保存、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和植物遗传工程,这些领域的进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农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不打算全面评述植物生物工程的进展,仅就那些在今后5—15年可能在农业发展上产生实际效果的技术作一粗略的估价和展望.
中文关键词: 植物生物技术  快速繁殖  再生植株  我国农业  花药培养  经济植物  细胞突变体  水稻  Ti质粒  基因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朱至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uthor NameAffiliation
  
引用文本:
朱至清.植物生物技术与我国农业的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1):51-56.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86,(1):51-56.
 
 
您是第34763522位访问者!
1996-2021 中国科学院版本所有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02857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2号 邮编 100864 Email:bulletin@cashq.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