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窗口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读者登录
订阅 | 旧版入口 | English
 
  •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作者投稿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 过刊目录
###
DOI: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1):75-77
查看/发表评论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HTML
←前一篇   |   后一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下载全文
从马·普客座实验室到青年科学家小组
甘荣兴1
(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本文已被:浏览 3117次   下载 3163次
    
中文摘要: 1马·普客座实验室的诞生1979年,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后,交流名额从原来每年2人年增加到20人年。但是,实际交流人数不对等,中国科学院每年派往德国学习、进修、工作的人数较多,而德方来华作较长时间研究停留的人员则很少。究其原因,是当时我们的实验设施、研究手段还比较差,对方科学家担心在中国停留一段时间后,学术水平非但不能提高,相对还可能落后。另一方面,陆续从德国回来的中国科学家也因为国内的设备、条件跟不上,不能继续他们在国外已开始的研究工作。为解决双方人员交流中出现的问题,1981年,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执行所长UnSChW。fZ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
中文关键词: 客座实验室  青年科学家  国际合作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G322.21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甘荣兴 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 
Author NameAffiliation
  
引用文本:
甘荣兴.从马·普客座实验室到青年科学家小组[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1):75-77.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7,(1):75-77.
 
 
您是第34750630位访问者!
1996-2021 中国科学院版本所有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02857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2号 邮编 100864 Email:bulletin@cashq.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