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被:浏览 3117次 下载 3163次
中文摘要: 1马·普客座实验室的诞生1979年,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后,交流名额从原来每年2人年增加到20人年。但是,实际交流人数不对等,中国科学院每年派往德国学习、进修、工作的人数较多,而德方来华作较长时间研究停留的人员则很少。究其原因,是当时我们的实验设施、研究手段还比较差,对方科学家担心在中国停留一段时间后,学术水平非但不能提高,相对还可能落后。另一方面,陆续从德国回来的中国科学家也因为国内的设备、条件跟不上,不能继续他们在国外已开始的研究工作。为解决双方人员交流中出现的问题,1981年,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执行所长UnSChW。fZ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G322.21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Author Name | Affiliation |
引用文本:
甘荣兴.从马·普客座实验室到青年科学家小组[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1):75-77.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7,(1):75-77.
甘荣兴.从马·普客座实验室到青年科学家小组[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1):75-77.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7,(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