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被:浏览 3838次 下载 2964次
中文摘要: 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是理想的技术上能很好控制的低维物理系统,是一大类以“能带工程”为设计依据和以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人工材料,具有重大的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应用前景。80年代以来,作为物理、材料与器件3者的结合点,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一直是半导体科学最活跃的研究前沿领域。黄昆及其合作者自1986年开展超晶格电子态和声子模理论研究以来,对光学声子模式和激子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在电子态理论上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方法。超晶格振动是超晶格物理的基础。准二维量子结构中的光学振动通常分为类体模和界面模。这种分类以及各类模式的特征本质上都是以连续介电模型为基础而导出的。1965年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TN301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 | 单位 |
朱邦芬 | 半导体研究所北京100083 |
Author Name | Affiliation |
引用文本:
朱邦芬.半导体超晶格的电子态与声子模理论[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4):287-288.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7,(4):287-288.
朱邦芬.半导体超晶格的电子态与声子模理论[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4):287-288.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7,(4):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