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被:浏览 2135次 下载 2357次
中文摘要: 马瑾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34年出生,江苏如皋人。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62年在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在我国率先将构造物理研究系统引入传统构造地质学中,结合矿田构造、油气开发、地震预报等研究构造变形过程和机制以及构造物理理论,取得了一系列有创新的成果。所从事的褶皱变形机制、条件及应力场的研究,在我国实验构造地质学中具有开拓性,并为油气开采做出了贡献。对地震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与构造变形联系的研究,缝、块系统与地震活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加深了对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理解,被认为是极具特色的研究,其结果被广为引用、在大量高温高压实验工作基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引用文本:
.新院士主要科技成就(二十八)[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2):138-141.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9,(2):138-141.
.新院士主要科技成就(二十八)[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2):138-141.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9,(2):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