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窗口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读者登录
订阅 | 旧版入口 | English
 
  •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作者投稿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 过刊目录
###
DOI: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4):294-297
查看/发表评论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HTML
←前一篇   |   后一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下载全文
从知识创新工程所想到的
洪国藩1
(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200031)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本文已被:浏览 4087次   下载 3072次
    
中文摘要: 经中央批准,我院正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应该很好地珍惜它。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当然期望,这将成为发展我院科学事业的良好机遇。知识创新工程涉及面很广,也较复杂,难度亦大,有结构调整、机制转变、资源优化等各方面的工作要做。按照计划,该工程在1998-2010年分三步实施,这表明了其渐进的性质,反映了我院的实际情况。在科学界的改革中,措施已经相当繁多,而且预计将越来越多。在这纷繁的措施之中,我认为最终还得落实在六个字上:“出成果,出人才”。不然,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要改?1“三加一”80年代初,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只有69人,获诺贝尔奖的却高达8人次(获奖
中文关键词: 知识创新工程  人才培养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洪国藩 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200031 
Author NameAffiliation
  
引用文本:
洪国藩.从知识创新工程所想到的[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4):294-297.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9,(4):294-297.
 
 
您是第37193737位访问者!
1996-2021 中国科学院版本所有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02857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2号 邮编 100864 Email:bulletin@cashq.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