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窗口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读者登录
订阅 | 旧版入口 | English
 
  •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作者投稿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 过刊目录
###
DOI: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1):79-81,87
查看/发表评论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HTML
←前一篇   |   后一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下载全文
履行国际公约建设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李德铢1,2,3,4,5, 娄治平1,2,3,4,5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 昆明650204所长;3.研究员“;4.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经理;5.北京100864)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本文已被:浏览 2752次   下载 3070次
    
中文摘要: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人类所面临的食物安全、清洁能源、人口健康、环境优化和脱贫致富等自然与社会问题,都与生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说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如科学家利用日本矮杆基因,育成了“奇迹”的墨西哥小麦,一举使这个粮食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中国低脚乌尖水稻的矮杆基因,培育出了系列水稻品种,从而掀起了闻名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科学家利用海南岛野生稻的不育特性,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极大地缓解了13亿人口的粮食压力。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的大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
中文关键词: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Q16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 昆明650204所长
研究员“
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经理
北京100864 
娄治平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 昆明650204所长
研究员“
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经理
北京100864 
Author NameAffiliation
  
  
引用文本:
李德铢,娄治平.履行国际公约建设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1):79-81,87.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6,(1):79-81,87.
 
 
您是第37222616位访问者!
1996-2021 中国科学院版本所有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02857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2号 邮编 100864 Email:bulletin@cashq.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