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窗口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读者登录
订阅 | 旧版入口 | English
 
  •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作者投稿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 过刊目录
###
DOI: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4):364-368,299,383,384
查看/发表评论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HTML
←前一篇   |   后一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下载全文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陈和生1,2,3, 彭子龙1,2,3
(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 (北京100049);3.(北京100864))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本文已被:浏览 3131次   下载 2488次
    
中文摘要: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成了一批大科学装置,对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和相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大科学装置在规划、管理和规模体量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尚不能满足我国科技发展的要求;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科研机构因对大科学装置的了解和认识不足,而未能使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目前,我院正与国家有关部委积极沟通,争取联合成立大科学装置专项基金,面向全国资助科研用户利用大科学装置积极开展多学科研究。为加强我院乃至全国广大科研工作者对大科学装置的了解与认识,进一步推动"小科学"研究与大科学装置的结合,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对各学科研究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本刊与我院基础科学局合作,特设"大科学装置"专栏,系统介绍我院乃至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成果及各装置的研究支撑能力。
中文关键词: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北京同步辐射光源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O572.214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 (北京100049)
(北京100864) 
彭子龙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 (北京100049)
(北京100864) 
Author NameAffiliation
  
  
引用文本:
陈和生,彭子龙.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4):364-368,299,383,384.
.[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8,(4):364-368,299,383,384.
 
 
您是第34748878位访问者!
1996-2021 中国科学院版本所有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02857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2号 邮编 100864 Email:bulletin@cashq.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