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窗口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读者登录
订阅 | 旧版入口 | English
 
  • 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作者投稿
  • 订阅指南
  • 联系我们
  • 过刊目录
###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18.08.0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8):884-891
查看/发表评论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HTML
←前一篇   |   后一篇→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下载全文
海洋大数据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钱程程1,2, 陈戈3,2
(1.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 青岛 266061;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00;3.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000)
Big Data Science for Ocean: Present and Future
QIAN Chengcheng1,2, CHEN Ge3,2
(1.North China Sea Marine Forecasting Center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2.Laboratory for Regional Oceanography and Numerical Modeling,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00, China;3.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0, China)
摘要
图/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本文已被:浏览 4125次   下载 6901次
投稿时间:2018-08-20    
中文摘要: 随着海洋观测、模拟手段的快速提升和数据科学的重大突破,现代海洋科学经历了理论牵引、技术驱动与数据主导三大范式变革,海洋大数据已成为人类从认识海洋到经略海洋的必经之路。文章从海洋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及应用,上、中、下游全链条分析了目前的发展现状,指出现今将海洋科学领域与数据科学领域紧密结合,有效应对海洋发展中科学、技术、工程、人文等方面的挑战,是海洋科研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5—10年海洋大数据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技术,对于准确掌握海洋状况、提升海洋预测服务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文关键词: 海洋大数据  研究现状  未来方向  关键技术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钱程程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 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00 
陈戈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00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00 
Author NameAffiliation
QIAN Chengcheng North China Sea Marine Forecasting Center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Laboratory for Regional Oceanography and Numerical Modeling,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00, China 
CHEN G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0, China
Laboratory for Regional Oceanography and Numerical Modeling,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00, China 
引用文本:
钱程程,陈戈.海洋大数据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8):884-891.
QIAN Chengcheng,CHEN Ge.Big Data Science for Ocean: Present and Future[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8,33(8):884-891.
 
 
您是第37159703位访问者!
1996-2021 中国科学院版本所有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02857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52号 邮编 100864 Email:bulletin@cashq.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