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被:浏览 2870次 下载 6227次
投稿时间:2018-09-24
投稿时间:2018-09-24
中文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进而引发了决策者对我国何时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的疑问。“何时达到拐点”直接关系到面向“百年强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部署。文章在重新界定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衡量指标体系和预测分析框架,研判了我国不同领域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出现的时机。结果发现,2025年前后,我国基本能够实现以常规监测指标衡量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但实现公众感知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要到2035年前后,实现考虑新型污染物等新因素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则要到2050年前后。面向“百年强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既要做好针对当前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攻坚战规划,也要做好针对当前难以解决以及未来潜在的新的生态环境风险,前瞻布局,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持久战准备。在此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外,还要发挥科技在解决我国生态环境“瓶颈”和“难点”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作者 | 单位 |
黄宝荣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
刘宝印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
洪志生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
王鑫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
樊杰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49 |
引用文本:
黄宝荣,刘宝印,洪志生,王鑫,樊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综合研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0):1072-1082.
HUANG Baorong,LIU Baoyin,HONG Zhisheng,WANG Xin,FAN Jie.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Judgment on China's Eco-environmental Turning Points[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8,33(10):1072-1082.
黄宝荣,刘宝印,洪志生,王鑫,樊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综合研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0):1072-1082.
HUANG Baorong,LIU Baoyin,HONG Zhisheng,WANG Xin,FAN Jie.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Judgment on China's Eco-environmental Turning Points[J].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8,33(10):1072-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