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02-26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陈庆修
点击数量:1306次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发挥其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信息化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可行路径。 以信息化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信息化是覆盖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国家治理过程离不开治理的有效决策,而任何决策必须以信息为基础,全面、真实和及时的信息,是决策科学的重要保证。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以海量的形式存在,而且十分复杂,瞬息万变,这不但使信息收集和处理的难度加大,而且使信息对决策来说变得更加重要。在决策过程中,如果信息一旦失真,或以片面的甚至过时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就必然会导致决策失误。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科学收集和处理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保障。 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各领域全面信息化,以信息化提升治理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水平,构建一个“制度+技术”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 要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把党政部门的工作流程、办事流程固化到计算机系统,进而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实时掌握党政部门的工作、办事情况,避免人为暗箱操作,减少行政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使党政部门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正确的执行、按规定的程序执行、每一步执行都依法合规。 以信息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指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强化“互联网+”思维,以信息化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信息化提高治理决策力。运用大数据,可以使治理决策的数据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有限的个案”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及“用数据来说话”,为治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推行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完善门户网站,健全网上审批系统,提高治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在线化、数据化优势,积累、解析、共享大数据资源,以有效提高治理决策水平。通过对跨部门、跨领域数据分析,实现更具公开性、超前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治理决策,进一步对决策及执行快速做出评估和调整,更好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信息化提升治理执行力。以信息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综合治理,改变“重部署轻监管”的传统方式,通过建立监管信息系统,开展标准集成与在线管控,实现全程追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监管到位。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治理的社会信用体系,智能识别管理异常,实现异常闭环管理,从而强化有效监管。以信息化建立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提高应急与处置能力。通过信息化强化监督和制约来提高执行力,信息化使治理过程处处“留痕”,责任可追溯,便于进行监督,提高问责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公开治理过程,让社会公众参与对治理的公开监督,变外部压力为内在动力。 以信息化增强治理亲和力。在信息化时代,与网民的互动交流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一个新渠道。通过信息化来加强与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的联系,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了解民生、民情、民意,通过微博、微信互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掌握广大网友通过网络提出的真知灼见,不仅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也增强了治理的凝聚力与亲和力。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增加移动数据接口,推广应用有关App,通过网络方便获取相关信息,通过电子标签和二维码,将公共服务与服务对象连起来,将传统的服务放在老百姓的手上,让数据多跑路而群众少跑路,将传统治理变成现代公共服务。 总之,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信息化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要充分认识信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以信息化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以信息化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用信息化思维和手段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荐文章
专题
|